紙杯、紙餐盒不會有塑化劑嗎? |
問題: |
紙杯、紙餐盒是用紙做的,用來裝熱湯、熱咖啡、炸豬排等熱食,不會有塑化劑溶出? |
解答:
-
紙容器的種類相當多,一般常見的是盛裝飲料及餐食的紙容器。紙容器的製造是利用紙漿做為主原料,直接壓模成型,或是製成紙板後,再經過塗佈淋膜、裁切、印刷或貼合等加工程序,最後生產完成紙容器的成品。
一般紙容器的主原料大約可分成:
(1)純紙
未塗佈其他物質的紙容器,因承受時間有限,只用於餐具類等使用時間短暫的容器。為了防水防油,需以特長纖維之紙漿製造,經特殊處理後,再壓製成型,故成本非常高,惟在儲存上有怕潮怕蟲等問題。
(2)紙+臘
以速食店紙杯為代表,先於紙板上作浸臘處理,再裁剪折合為杯形,適用於冷飲,較不適用於熱飲。
(3)紙+塑膠:
這是典型的紙容器,多盛裝牛奶、果汁等,其結構大致為﹕PE(聚乙烯)、紙板、PP(聚丙烯)、表面印刷。
-
國人的餐飲習慣,以熱食為主,純紙漿製成的容器,較不適用於中式餐飲多湯汁、油水的使用;一般的塗蠟紙容器並不適用於盛載熱食,高溫會熔化表面的蠟質層,在粘合貼口就會分離。市售紙容器產品多是以食品級原紙再加上塑膠材質淋膜後加以成型,達到防油防水的目的,而淋膜之塑膠材料多以LDPE材質為主。
-
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大量用於製造塑料袋,塑料薄膜,牛奶桶的產品。低密度聚乙烯(LDPE,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用高壓法(147.17—196.2MPa)生產,支鏈較多,強度低,多用來生產薄膜製品。LDPE材質特性為:柔軟、呈半透明、耐酸、耐酒精、耐鹼、耐熱至70~90℃,過熱容易產生致癌物質,因耐熱度較低不建議用於過高溫度食品或飲料。目前適用於食品容器塑膠材質中,可盛裝食物進行微波加熱之材質為聚丙烯(PP)材質,耐溫較高 (約130℃)且耐酒精、酸鹼,其他材質不建議盛裝熱食與微波加熱使用,以避免使用過程中釋出有毒物質危害健康。食品製造者與消費者應該要考量使用的溫度層選擇適當的容器使用,保障健康。
-
遺憾的是,目前紙容器並不會將其所淋膜的塑膠材質明顯標示於產品外觀上。消費者往往誤以為紙盒單純只是紙漿所構成,而盛裝熱食或放入微波爐、電鍋進行加熱;以為是紙製包材比較安全、環保,但卻在不知不覺中食入了更多的塑化劑。因為塑化劑事件國人更加關注塑膠容器的安全性,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於中華民國101年9月21日修正修訂「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署授食字第1011302926號令),將EHP、DBP、BBP、DIDP、DINP、DMP、DNOP及DEP等8種物質,納入材質及溶出試驗規定保障民眾飲食衛生安全,除了法規訂定以外,使用方式、正確選擇適當容器材質也一樣重要。
-
此外,一般常見將紙餐盒、紙杯當做一般紙類回收,其實是錯誤的。如前所述,由於製程會經過浸蠟處理或是塗佈塑膠,需要較長的散漿時間及過濾處理,依據環保署廢棄物清理法第15條第2項規定,紙盒包裝及廢紙餐具回收類別屬於【容器類】,不應該和舊報紙或其他廢紙…等屬於【平面紙類】混合回收。
關鍵字:
紙杯、餐盒、塑化劑、LDPE、PE、PP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
羅彥瑜 翔智國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顧問師 (e-mail:mattie.a676@msa.hinet.net)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欲轉載請與本學會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