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會組織和會員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Taiwan Association for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原為「中華民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成立於1971年11月20日,並於 2003年1月正式更名為現在名稱,為政府登記立案非以營利為目的之學術性社團,以聯絡國內外食品專業人士共同促進食品科技之研究,並謀求其發展為宗旨。目前會員人數為2,131位,其中永久會員1,044位(博士學位260人,碩士學位163人)、普通會員534位(博士學位41人,碩士學位190人)、學生會員457位、團體會員96位。本會之任務定為下列各項:
(一)促進食品科學技術研究,宣揚有關食品科學技術文化。
(二)舉辦學術演講會及研討會。
(三)發行會刊及其他有關食品科學技術刊物。
(四)參加國際食品科學技術會議,並經常與國外食品科學技術會聯繫。
(五)建議有關食品工業政策、標準法規等建議事項。
(六)辦理其他有關食品科學技術事項。
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理事會為執行機構,監事為監察機構。本會置理事21人,監事7人,由會員互選之,以產業界、政府機關、學術界和研究機構等各界均有代表名額,分別成立理事會及監事會。本會理事長由理事就常務理事中選出,代表本會總理會務。理事會置秘書長一人,承理事長之命處理本會會務。
二、會務推展
本會為推展會務置有:會誌編輯委員會、出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會務發展委員會、基金管理委會、海外學術交流委員會、網站管理小組和得獎人聯誼會等負責推動會務及各項活動。學術委員會下並細分為:(1)食品化學、(2)食品微生物與生物技術、(3)食品加工/品管/管理/、(4)食品分析/品評/安全,(5)食品保健/生化/營養及(6)食品工程/包裝/物性等專業領域小組,各小組並設召集人和委員若干,以推動各專業領域之學術研討活動。會務發展委員會置北、中、南三區聯誼會及學生聯誼會。得獎人聯誼會為本會歷年所頒發各種獎項得獎人所組成之次級團體,其宗旨為:
1.協助母會積極推動食品工業之發展。
2.增進會員間有關食品學術研究、技術開發及經營管理等經驗之交流及聯誼。
3.透過會員傳播、交換工廠管理及加工技術之實務經驗與知識,回饋母會。
三、頒發獎項
本會置有多種獎項以表揚及獎勵會員,各種獎項包括:
(1)台灣食品工業特殊貢獻獎
(2)張駟祥教授食品科技學術特殊貢獻獎
(3)傑出食品企業家獎
(4)海外台商傑出食品企業家獎
(5)食品學術研究榮譽獎
(6)食品科技研發榮譽獎
(7)食品經營管理榮譽獎
(8)蔣徐蓮貞女士食品科技研究獎助金
(9)曾桐先生紀念專利發明獎
(10)食品傑出技術人員獎
(11)傑出推廣服務人員獎
(12)食品產學貢獻獎
(13)創新產品評鑑褒獎
(14)呂政義教授紀念獎助金
(15)食品科技獎學金-(a)論文競賽、(b)謝成源先生食品科技發展基金會-台灣食品產業創新產品競賽
(16)財團法人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蔣見美教授獎助學金
四、出版品
本會於每季出版會員通訊,並與農業化學會共同出版向國內外發行的學術期刊「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
五、學術和聯誼活動
本會之活動除了各委員會推動之會務外,尚包括:會員大會(年會)、學術研討會、專題討論會、接待國外訪問學者、團體及會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
(1)得獎人聯誼會各季舉辦演講會。
(2)食品創新獎競賽活動。
(3)協助其他學術或機構辦理各項研討會。
六、歷年大事紀
- 民國61年出版第一卷會員通訊。
- 民國63年出版第一卷食品科學、成立獎學金褒獎辦法鼓勵會員中在學青年從事食品科學之研究。
- 民國64年成立「學術與工廠褒獎辦法」,為表揚會員中從事食品科學研究或發明及管理食品工廠,成績優良,對食品工業發展有特殊成就與貢獻者。
- 民國65年故理事長曾桐先生之家屬將所收入奠儀全部捐做公益事宜,其中4萬元捐贈本會作為獎學金基金,因此成立「曾桐先生紀念獎學金」。
- 民國67年申請加入IUFoST(國際食品科技聯合會)及IFT(美國食品科技學會)。
- 民國67年訂定「傑出食品工業企業家褒獎辦法」為表揚在中華民國從事食品工業,而對食品工業之起飛、發展及進步有重大而特殊之貢獻者。
- 民國67年訂定「食品學術及技術榮譽獎褒獎辦法」為表揚及獎勵對食品工業、科學技術、研究發明、改進創新及推廣發展有特殊重大貢獻者。
- 民國68年成為IFT(美國食品科技學會)分會。
- 民國71年蔣徐蓮貞女士捐款新台幣肆拾萬元整成立「蔣徐蓮貞女士食品科技研究獎助金」,獎勵居住中華民國對食品科技研究有特殊貢獻之青年。
- 民國71年「食品學術及技術榮譽獎褒獎辦法」修正通過為「食品學術技術及經營管理榮譽獎」。
- 民國72年經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成立「蔣徐蓮貞女士食品科技研究獎助金」申請辦法。
- 民國73年本會加入IUFoST(國際食品科技聯合會)。
- 民國73年訂定「食品工廠傑出技術人員褒獎辦法」為表揚從事食品加工、研究及檢驗工作有貢獻者。
- 民國74年訂定「中華民國食品工業特殊貢獻獎褒獎辦法」為表揚對我國食品工業之重大改革、發展及進步有長遠影響者。
- 民國77年台灣區進口黃豆聯合工作委員會捐贈本會新台幣壹佰萬元整作為張駟祥博士獎學金基金。
- 民國78年第九屆理監事第八次聯席會議通過「張駟祥教授研究獎助金運用辦法」,獎助對象為我國食品科技學術及研究機構之有關人員,項目分為論文獎助及出國開會獎助兩項。
- 民國80年依照內政部公佈之人民團體選舉罷免辦法訂定本會理監事選舉辦法及通訊選舉辦法。
- 民國81年第十一屆理監事第二次聯席會議修正通過「食品學術研究榮譽獎褒獎辦法」、「食品技術開發榮譽獎褒獎辦法」、「食品經營管理榮譽獎褒獎辦法」,通過「海外學術交流委員會組織簡則」,並修訂通過「刊登廣告與產品展覽辦法」;於年會時成立「中華民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得獎人聯誼會」。
- 民國82年成立「蔣見美教授紀念獎學基金」籌備小組訂定蔣見美教授紀念獎學基金獎勵辦法,為紀念故理事蔣見美教授,並鼓勵本會會員從事食品科學研究與進修。
- 民國84年理監事聯席會議決議通過協助參贊成立「蔣見美教授文教基金會」。
- 民國84年將「食品技術開發榮譽獎」名稱修改為「食品科技研發榮譽獎」。
- 民國89年本會出版之會刊「食品科學」與中國農業化學會出版之「中國農業化學」合併為「台灣農業化學與食品科學」。
- 民國90年新增「食品傑出推廣服務人員獎褒獎辦法」為表揚從事食品工業輔導、服務、推廣及檢驗工作有貢獻者。
- 民國91年將「食品工廠傑出技術人員獎」修改為「食品傑出技術人員獎」。
- 民國92年元月本會中文名稱更改為「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英文名稱更改為「Taiwan Association for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